1:类风湿关节炎可引起肾脏病变。类风湿关节炎肾功能不全常与长期服用抗风湿药物、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有关,停药后可逐渐好转。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也可能引起间质性肾炎,虽然进展缓慢,但可导致肾衰竭,因此老年人、肾病患者应慎用。
2: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导致残疾。由于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关节附近的肌肉可能会变得僵硬、萎缩。关节僵硬变形、肌肉僵硬萎缩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最终导致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至关节不能活动,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最终可能导致患者彻底丧失劳动能力。
3: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影响生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若不及时有效治疗,轻则关节变形,重则瘫痪,生活无法自理,影响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属带来诸多不便。
4: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起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有20%~50%的病例可引起心包炎,少数病例还可形成风湿性结节。多数病例无症状,常在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但也可能引起左心衰竭。
5: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间质性肺炎等较常见,尤其是长期患病的老年人。
2. 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关节炎是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可分为几十种类型。我国有1亿多关节炎患者,且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关节炎病因复杂,主要与炎症、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
1.疼痛
这是关节炎的主要表现。
2.肿胀
肿胀是关节炎的常见症状,并不一定与关节疼痛的程度相关。
3. 功能障碍
关节疼痛及发炎引起关节周围组织水肿,令关节活动受限。慢性关节炎患者可能因长期关节活动受限而导致关节功能永久性丧失。
4. 身体症状
不同类型的关节炎有不同的体征,可有红斑、畸形、软组织肿胀、关节红肿、渗出物、骨肿胀、骨摩擦音、压痛、肌肉萎缩或无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及神经根受压等。
3. 关节炎的分类和诊断有哪些?
1.类风湿关节炎
是常见的急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复发,可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肌肉游走性酸痛、沉重、疼痛为特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常以急性发热、关节痛起病。典型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从一个关节转移到另一个关节。病变红肿、烧灼、疼痛,部分患者也可数个关节同时受累,不典型患者仅有关节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复发。如风湿活动影响到心脏,可发生心肌炎,甚至残留心脏瓣膜病变。
2.类风湿关节炎
本病是慢性关节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与遗传、细菌及病毒感染、吸烟等环境因素有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女性多见。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诊断条件(≥4项即可确诊):
(1)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6周)。
(2)3个或以上关节受累(≥6周)。
(3)手部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受累(≥6周)。
(4)对称性关节炎(≥6周)。
(5)有类风湿皮下结节。
(6)手部关节X线改变(表现为关节及邻近部位骨质疏松或明显脱钙、关节间隙变窄)。
(7)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3.骨关节炎
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多较缓慢。手、膝、髋、脊柱关节易受累,掌指、腕等关节受累较少。病情常于活动时加重,或于休息时好转。晨僵时间一般在半小时以内。双手受累时,体格检查可见Heberden、Bouchard结节,膝关节有摩擦感。无皮下结节、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少数老年患者可呈低滴度阳性。
4.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合成增多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当肾功能异常时,由于肾脏尿酸清除率下降,尿酸水平也会升高。血浆中尿酸达到饱和状态,导致远端关节周围血管相对缺乏的组织中沉积单钠尿酸盐结晶,这种结晶的出现可导致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生急性炎性滑膜炎。痛风多发于男性,大脚趾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50%~70% 的首次发病发生于此。90% 的痛风患者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都会出现第一跖趾关节受损的情况。足部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部位包括足背、足跟和踝部。
5.强直性脊柱炎
多见于青年男性,有明显的家族倾向。受累的轴关节以骶髂关节、脊柱关节为主,周围关节亦可受累,但多表现在下肢大关节,有不对称性肿痛,常伴有棘突、大转子、跟腱、肋软骨关节等肌腱、韧带附着点疼痛。病变严重时可出现脊柱僵硬、颈、腰、胸椎活动受限、“驼背”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关节外表现多为虹膜睫状体炎、心脏传导阻滞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X线检查可见骶髂关节受侵、破坏或融合。90%以上患者HLA-B27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
6.反应性关节炎
本病起病急,发病前常有肠道或泌尿道感染史。以大关节(特别是下肢关节)受累为主,呈不对称性,小关节如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等一般不对称受累。可伴有眼炎、尿道炎、龟头炎、发热等。HLA-B27可阳性,类风湿因子可阴性,患者可有不对称性骶髂关节炎的X线改变。
7.感染性关节炎
与细菌感染有关。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等。发病机制包括细菌直接感染和感染过程中细菌释放毒素或代谢产物,包括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后关节炎等。细菌直接感染引起的关节炎表现为红、肿、热、痛、关节功能障碍。下肢负重关节不对称受累,大关节常受累,如髋关节、膝关节。关节腔穿刺液常呈化脓性改变。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细菌。结核杆菌感染的关节炎多见于青年人,也有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的证据,包括肺或淋巴结结核。 可出现结节性红斑,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细菌代谢产物或毒素引起的关节炎,1~2周可自愈,关节症状呈游走性。
8. 其他
如创伤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肠病关节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肿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出现关节炎的症状。
关节炎患者该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根据关节炎类型、症状特点、合并疾病等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治疗原则为早诊断、早治疗、合理用药,常用抗风湿药物有:
(1)非甾体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迅速产生抗炎、镇痛作用,对止痛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能改变病程。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青霉胺、双氯芬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能促进软骨的合成,抑制关节软骨的分解,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硫酸氨基葡萄糖中富含的硫酸根也是软骨基质合成的必需成分之一。该类药物可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长期使用(2年以上)还可延缓关节结构的破坏。硫酸氨基葡萄糖起效较慢,但该药安全,适合作为基础治疗长期使用。
(3)慢效抗风湿药,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时间较长,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吡啶、氯喹等。
(4)细胞毒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细胞毒药物等,常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等的二线药物,虽然副作用较大且较为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预后起着很大作用。
(5)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抗炎、抗过敏药物,能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预后,但不能治愈此类疾病。其副作用众多,且随剂量增大、疗程延长而加重,使用时必须权衡疗效和副作用,慎重选择。
(6)抗生素和其他链球菌感染可引起风湿热的关节炎症状。急性期使用的青霉素是控制链球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急性风湿热患者应长期使用长效抗生素,以防止发生远期风湿性心肌炎。成人预防不应少于5年,儿童应至少维持到18岁。结核性关节炎和真菌性关节炎需积极有效的抗结核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7)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急性期药物治疗,包括大剂量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等,缓解期给予降尿酸治疗,降尿酸药物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呤醇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等。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关节穿刺术、滑膜切除术、关节置换术、关节矫形术、关节融合术。
3. 骨髓移植
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确实有显著效果,自体骨髓移植,通过恢复免疫系统来促进康复,在治疗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免疫和生物治疗
该类治疗针对关节炎发病、病情进展的主要环节,如针对细胞因子的靶向分子治疗、血浆置换、免疫净化、免疫重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主要用于其他治疗无效、进展迅速、难治的重症关节炎患者,主要是类风湿关节炎。
5. 其他治疗
包括物理、康复、职业培训、心理等治疗。物理治疗主要有:直流电疗法及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电流疗法、高频电疗法、磁场疗法、超声波疗法、针灸、光疗法即红外线、紫外线、冷疗法等。康复和职业培训重在功能锻炼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有条件的医院应在康复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消除抑郁情绪,以积极的心态与疾病作斗争,对关节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enanlieying.com/html/tiyuwenda/4786.html